喝起來濃稠的豆漿真的濃嗎?其實要做出濃豆漿有三種方法!
市售豆漿喝起來都不太一樣,除了黃豆品種的不同影響豆漿口感與風味,其實更多是製作方法而形成的差異。其中就製作出「濃豆漿」而言,市面上的做法都不盡相同,而不同做法的濃豆漿口感與風味也會有所差異。
不同做法的濃豆漿口感與營養都不盡相同?
近年來運動、健身風氣盛行,人人都在找尋最適合自己的高蛋白質無糖豆漿,這次列出三種最常見的濃豆漿做法,讓大家更了解不同口感的濃豆漿其背後的原理為何。
▎第一種濃豆漿做法:增加黃豆用量
把黃豆的比例拉高是最簡單也是最花成本的方法,這樣做出來的濃豆漿相比之下較滑順,與普遍認知的濃豆漿口感不太一樣,甚至會讓人誤以為很「水」。增加黃豆用量除了可以提高濃度,更可以增加蛋白質含量,提升整體的營養價值。
示意圖 / Pixabay
▎第二種濃豆漿做法:加入黃豆粉或豆渣
加入黃豆粉雖然也是增加黃豆用量,但因為黃豆粉不是經過完整烹調過程,所以會覺得豆味過重,甚至會有一些豆腥味。而豆漿保留較多豆渣雖然對身體有益,但對於消化系統不好的人來說,會容易有脹氣的情形發生,且就口感來說較不滑順,有些甚至會卡喉嚨。
示意圖 / Freepik
另外補充,有許多人因為喜歡豆渣多的口感,習慣在家用榨汁機、破壁機自己煮豆漿,而大家也都知道豆漿一定要煮熟至100度才可以喝,否則會有健康疑慮。然而豆漿在加熱至80度時就會冒泡,這時是豆漿內的皂素在作用而形成的泡泡,而許多人會以為豆漿已經煮滾了,就是所謂的豆漿假沸現象,自製豆漿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這點,讓豆漿多煮一下到達100度再飲用較安全。
也有些人會用豆漿機做豆漿,若拿溫度計實測豆漿機內豆漿的溫度會發現未達100度,不過其原因可能為豆漿機在顯示完成前,為防止燙傷而在豆漿滾至100度後即降溫,減少開蓋時冒出的水蒸氣,而有許多廠牌的豆漿機也附有特殊技術,即便豆漿機未滾至100度也可以消除豆漿內的不良物質,若家中有豆漿機的人可以再確認看看,不放心也可以自行加熱後再飲用。
示意圖 / Pixabay
▎第三種濃豆漿做法:添加增稠劑
增稠劑是一種食品添加劑,常用的增稠劑有明膠、阿拉伯膠、海藻酸鈉、β-環狀糊精、羧甲基纖維素鈉(CMC-Na)、玉米糖膠(三仙膠)、果膠⋯⋯等,主要是增加黏稠感,讓豆漿變「濃稠」狀態,進而形成「濃郁」口感。這些增稠劑雖然都是有法律認可、安全的食品添加劑,但其實已經改變了食物原本的樣貌。
示意圖 / Pixabay
元初豆坊提高豆水比減少豆渣打造真濃度
元初豆坊的宗旨是希望大家可以喝到豆漿最真實的風味,且喝起來的口感可以更好的去代替牛奶,因此上述三種增加豆漿濃度方式中,是使用第一種增加黃豆用量的方式。
市售豆漿通常豆水比大概落在1:11左右,而元初增加黃豆用量,使豆水比提高至約1:8左右,也減少了豆漿內的豆渣,讓元初的豆漿可以達到濃郁又滑順的口感,更讓元初的豆漿富含優質蛋白質卻沒有過多的碳水化合物。
這就是為什麼喝過元初豆坊的豆漿就知道不一樣。
➢ 前往選購